![]() |
台灣人口老化嚴重,長期照顧的需求量大,而「照顧服務」也成為災後社區發展產業的新選項。
|
台灣社會人口快速老化,偏遠及農村地區尤其明顯,為因應即將面臨的老人問題,政府近年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社會處長退休的倪榮村,深知這區塊的重要性,也認為這是非常適合地方發展的「照顧產業」。
「一個照顧服務員服務個案一小時180元,一天(8小時)有1440元,一個月(22個工作天)就有3,1680元,是相當不錯的收入。」倪榮村表示,這是以全職而論,若以農閒之時來兼職,對家計也是不錯的貼補。不但讓長者可在地老化中獲得妥善的生活照顧,也能增進社區居民間的情感聯繫,進而發展成為社區的「產業」,這個三贏的局面。
但居民在接受度上,還需更多的溝通。重建中心曾與鄰近的護理之家合作開辦照顧服務員訓練班,但許多民眾在看到臥床或是生活難以自理的老人時,態度轉向保留,導致訓練班的招生未及開班人數而無法開設。於是倪榮村決定以身作則,帶著重建中心的社工員及有興趣的民眾,前往美和科技大學開設的照顧服務員訓練班,從基礎的翻身扣背及家事服務學起。
倪榮村說:「雖然萬丹鄉的災害類型不似林邊佳冬嚴重,但無論如何『災後的生活要比災前更好』」八八風災對於地方雖然是災害,但何嘗不是轉機,小小的農村,因風災接受到大量資源的挹注,若能妥善運用在適當的地方,災後的生活肯定比災前更好。
倪榮村表示,預計將在七月份成立萬丹鄉地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在此之前希望能讓居民充分了解,爭取更多的認同,在明年重建中心退場後,這個機制能持續發展地方上的照顧產業,造福地方。
![]() |
屏東縣社會處長退休後,倪榮村參加照顧服務員訓練,投入直接服務的基層工作。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