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末雄特地花了一百萬蓋了這間石板屋,來存放及展示他的收藏,儼然成為
一間社區型的文物館,吸引不少老師帶著學生以及民眾參觀,也常出借參展
,屋主李末雄相當樂於跟大家分享關於這裡先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提供) |
但文物的保存的問題是眼下急需被解決得問題,前來協助的台博館典藏管理組組長李子寧表示,這些搶救回來的文物多屬木製品且泡過水,標準處理方式上會先採用冷藏的方式保存,但受限於設備上的限制,只能暫時置於陰涼處風乾,但仍無法避免「霉害」,部份木製雕刻品已出現發霉的情形。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也積極與物主協商,希望取得物主的同意,讓這批文物暫時放置在館內妥善保存,而物主方面則堅持館方以廿萬來收購。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轄於來義鄉公所,採購也需依照政府的採購流程,所有公文往返、評估到成交,估計最快也需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因此館方才積極爭取物主方的同意,讓這些搶救出來的文物暫放文物館內妥善保存,以免文物長期暴露在潮濕的環境使得霉害加劇。對此,物主方面仍無法認同,目前這批文物仍放置在與部落居民借用的車庫中,讓人對這批好不容易搶救出來的珍貴文物感到憂心。
![]() |
搶救出來的文物,暫時借用附近居民的車庫放置 |
![]() |
缺乏保存的設備,只能克難地用電風扇先將其風乾。 |
石版屋文物館的屋主李末雄,自己的住屋也在這次凡那比風災中全毀,目前暫時居住在親戚家。李末雄表示,因為個人念舊,比較會珍惜以前留下來的東西,所以收藏了很多舊的東西,而就些東西都是過去生活中所使用,祖先們也是靠著這些東西來維持生活。他舉了「斧頭」的例子,他說,過去的人一定要擁有斧頭,因為有斧頭才能建造「家」,所以斧頭在過去的婚嫁中也有象徵的意義。
李末雄特地花了一百萬蓋了這間石板屋,來存放及展示他的收藏,儼然成為一間社區型的文物館,吸引不少老師帶著學生以及民眾參觀,也常出借參展,屋主李末雄相當樂於跟大家分享關於這裡先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 |
凡那比災前,李末雄的石板屋文物館內收藏了過去祖先生活的器具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提供)
|
![]() |
凡那比災前,石板屋文物館的外觀(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提供) |
李末雄向記者表示,他很感謝政府單位的積極協助,挖掘搶救這些文物,現在他也無地放置這些文物,希望委託給可以保管的機構來認養。台博館典藏管理組組長李子寧說,這些文物一定要留在來義才有意義,希望鄉公所能將其收購,但眼下急需解決的是「保存」的問題。
![]() |
被洪水吞噬的石版屋文物館(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提供) |
![]() |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工作人員拉起封鎖線,框定挖掘文物的區域。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提供)
|
![]() |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提供) |
![]() |
從屋頂的小洞可窺探屋內的狀況,慘不忍睹。(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提供) |
由於新堤防復建工程的進行,挖掘工作結束後,必須將土回填,石板屋將帶著洪水的傳說永遠走入地底。然而好不容易搶救出來的文物,未來將何去何從?考驗著鄉公所的智慧及物主方的氣度,希望排灣族祖先的精神可以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 |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動員30多名人力前來搶救(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提供) |
![]() |
(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 提供) |
以下為搶救挖掘文物照片報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