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風災後,泰武國小異地安置,在空間不敷使用的安置期間,泰武國小的數位機會中心在無空間可運作下,透過校內老師及地方藝術家的相互激盪,轉而進行文創加值的嘗試,獲得肯定。今年四月,泰武國小搬遷至佳興部落後,夢想再加大,結合當地的山光美景及部落豐富的人文及藝術,在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下午,舉辦手創藝術市集及草地音樂會,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另外,在佳興村民支持下,泰武國小數位機會中心利用部落內的空屋,以7年1元的租金開闢旅人之家暨文創館,將提供背包客及特殊專長教師住宿,除了刺激師生的學習,也盼帶動部落觀光。
![]() |
泰武國小伍麗華校長說:「有願才有力,有願景,有夢想,照到一群與我們理念相同的人,很快地就能把事情走像我們要的方向。」風災過後的泰武國小,遷到廢棄的佳興校區,卻意外成為學校及部落大家共同築夢的基地。(攝影/李孟霖) |
文創市集 展現部落生命力
佳興部落(Puleti,普樂地),位於半山腰,南、北大武山將其環繞,又與來義鄉的大後部落隔水相望。佳興是著名的排灣族木雕村,部落內住著不少頗復盛名的木雕藝術家。另外,排灣族最具特色的「手紋」,在佳興部落仍有許多紋手的老人及最高階的「手紋」。
![]() |
佳興村的入口意象(攝影/李孟霖) |
自五月起,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下午,在佳興中繼校區的草地舉辦「泰武手創市集」以及「為土地而唱」草地音樂會得活動,讓許多原住民的藝術家、樂團一起相互交流,醞釀創作的能量。另一方面,也希望引領外地遊客欣賞藝術創作歷程,並帶動地方居民共同參與地方特產販售。
![]() |
部落知名木雕藝術家卡邦(沈日安)的未完成作品(攝影/李孟霖) |
![]() |
原住民藝術家們,透過手創市集與外界交流,激盪耕多創作元素,也讓部落的創作力被看見(攝影/李孟霖) |
旅人之家 用夢想交朋友
伍麗華說,她剛到佳興村時,原本只是想在部落租屋當作是老師的宿舍,卻發現佳興村人口外流嚴重,部落約有一半是空屋,於是向村民建議,可利用閒置空屋供志工、背包客住宿。
伍麗華說,她剛到佳興村時,原本只是想在部落租屋當作是老師的宿舍,卻發現佳興村人口外流嚴重,部落約有一半是空屋,於是向村民建議,可利用閒置空屋供志工、背包客住宿。
村民李惠如立即響應,以「7年租金1元」,提供距學校僅50公尺的房子,校方進而以數位機會中心名義成立「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一舉跨向自主營運及學習再生,此構想獲得教育部支持,還有其他村民也想提供空屋。而現在已經可以開放背包客申請住宿,有意願的民眾可以直接跟學校聯絡。
伍麗華表示:「旅人來,要成為我們的朋友、志工、家人,不是一次的旅行關係季結束。可能成為泰武國小的好朋友、社區的好朋友。」
「旅人之家暨地方文創館」將於9月18日配合國際和平日以及創意市集活動揭牌,泰武國小希望透過此活動,除了讓來賓體驗一場藝術、音樂及傳統美食的饗宴,更讓外界看到他們自主營運的決心,與部落堅持的力量。
(本文同步刊載:88news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 |
小魯凱樂團的拉法告與佬祖,獨樹一格的幽默,逗的全場觀眾哈哈大笑。(攝影/李孟霖) |
![]() |
那布與巴奈的音樂,唱出原住民隱藏內心深處的無奈及壓迫。(攝影/李孟霖)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