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大專青年long stay 頂烈日服務半島弱勢學童


屏東縣原住民全人關懷促進協會針對恆春半島的弱勢家庭學童舉辦為期六週的「恆春半島第二屆夏日學校」活動,邀集來自全省各地的大專青年來到恆春擔任教育志工,除了在課業上給予學習成就較低的孩子協助外,另外這些青年志工也就自己的專長,如戲劇、空手道、直排輪等開設各樣地才藝課程,將自己所有的,全都奉獻給恆春半島的孩子們。來到「夏日學校」的孩子們,大部分屬多重弱勢家庭出身的孩子,本身的資源就有所侷限,在這些大哥哥大姐姐的帶領之下,不但讓他們視野開闊,生命也得到載來前進的典範。


七月八日,「2008恆春半島夏日學校」在恆春僑勇國小舉辦開學典禮,屏東縣政府特派縣長祕書,同為恆春人的林明德先生與會秉給予支持及勉勵。小朋友必須跨越由竹梯所做成的障礙物,這樣儀式在原住民傳統中,象徵一個成長階段的跨越,小朋友與大專學生大手牽著小手共同跨越障礙到另一端,向夏日學校校長黃明永校長(協會理事長、石門國小校長)領取學習手冊。理事長黃明永在致詞中,也特別向這些來到恆春的大專學生表示感謝,尤其不少來自北部的學生,願意頂著攝氏32度的高溫,犧牲假期在陪伴這些孩子的身上,真的很難得。

另外僑勇國小校長江國樑也贈詩來鼓勵這些年輕人,「一陣強風,搶走了我的風箏。我上山找風箏,沒找著風箏,卻找到了黃昏。」期待透過這場夏日的盛宴,激盪出守護對弱勢族群的摯情,撒下希望、跨越障礙。今年夏天,這群大專青年將與半島的孩子們共同書寫與生命相遇的感動。

負責籌辦這次活動的協會總幹事亙將也談到,當都市的孩子還在享受教育資源的豐富,明星學校、才藝補習班任你選,甚至過著因為買不到廣告中指定的名牌球鞋而嘟嘴鬧情緒時,恆春的原住民孩子,卻要隨著父母不斷地找尋工作的機會,來謀求一家的溫飽與教育資源。更別說是享用零用錢這種東西了。這些家庭的孩子不能像其他兒童有社交的機會和童年成長的快樂回憶。因為家裡還款的速度永遠追不上循環利息的累積,高築的債台遠比租來的房子還要高上許多,得來不易的工作機會總要擔心這份工作還能做多久。好像所謂的「家庭幸福」,對恆春的「原住民家庭」來說,是遙不可期的夢想,卻也一點一滴剝奪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


就讀政大外交系的吳佳珍,在去年就參加過恆春半島夏日學校,今年他又在度回來當任教育志工的工作,她說:「去年我教三年級的學生,雖然這些小毛頭永遠像蟲一樣靜不下來,上課的時候在椅子上跳來跳去,可是他們的單純 、天真,我永遠忘不了!有人說:「小孩子,第一眼會覺得,哇!真是太可愛了,但一個禮拜過後就會無法招架!」上課的時候的確令人頭痛,我們經驗不足,總是不知道該要如何讓這些來自大自然的孩子乖乖地坐在教室裡上課,但大部分的時間,我們願意花我們所有的時間抱抱他們、和他們說話,就像他們也會這樣對我們一般!他們的單純、真實,是這個強調競爭力、爾虞我詐的世界中看不見的,看不到考一百分的同學瞧不起其他同學,而是走到他身邊,教他算一題數學,如此願意分享的心,一幕幕感動著我。」

屏東縣原住民全人關懷促進協會,在恆春地區已經成立的兒童希望學苑,整合了社會資源,協助70多位弱勢家庭的孩子課業輔導以及情感支持與陪伴,未來更規劃原住民婦女工作及青少年工作,協助更多弱勢家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