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稿日期:97年8月14日
在恆春基督教醫院的號召,以及台灣電力公司贊助之下,「台電屏東希望種子暨第二屆向日葵夏日學苑」計畫,共召集了25位恆春半島的大專青年學子回到家鄉來擔任「希望種子」,為半島弱勢的孩子們提供為期六週的課業指導及成長陪伴等的教育服務。8月15日將在台電核三廠南展館舉辦結業式,為親自向這群大專青年鼓勵,台電董事長陳貴明也親自出席這場盛會。
吳佳珊,一位在恆春長大的孩子,國中時期就成了在外求學的遊子,而今已是國立海洋大學的學生了。今年暑假,20歲的盛夏,她回到故鄉,拾起了兒時的童趣,也埋下了「希望種子」。
今年第一次擔任希望種子的吳佳珊同學說,她的姐姐是第一屆的希望種子,媽媽覺得這服務很有意義,所以放假前就先幫她們詢問何時報名,並積極的要自己趕快寄自傳履歷表。錄取後,經過這短短六週的服務中,從原先以為自己可以帶給這些孩子很多很多,到後來自己反而從孩子的身上學到了更多。有些事情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對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而言,可能是一種不可承受之輕。
佳珊回憶說,父親節前夕,她們帶著孩子一起製作父親節卡片,可是五年級的小鄭(化名),卻一副意興闌珊地看著別人寫卡片。「你為什麼不寫卡片呢?」佳珊問,「我又沒有爸爸,要寫給誰啊!」小鄭淡淡的答道。「那你寫情人節卡片好了…」不知如何接上話的佳珊臨機回答了,讓小鄭靦腆地笑開懷,並開心地完成他的卡片。
雖然自己的機智化解了尷尬,佳珊仍不斷責怪自己太粗心。孩子雖然口口聲聲叫自己老師,但是她希望自己不是印象中那種拿著教鞭、頤指氣昂的老師,她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陪伴」在這些孩子身上,雖然只是短短六週。
另一個家住滿州鄉、目前就讀台南科技大學的希望種子文馨,是這次活動中駐點在滿州永港國小的種子教師。國中時期,文馨的父親就因肝病過世,母親靠著撿海螺拉拔兩姊妹長大。由於自己也是出身於單親家庭,當文馨看到與她境遇相似的孩子的時候,心中格外有感觸。尤其當一對小兄弟在放學時與她分享爸媽都不在身邊的故事時,這對小兄弟像是說著不是自己的故事似的聊得一派輕鬆時,文馨卻早已濕了眼眶,她心疼這兩個孩子,年紀小小就遭逢這樣際遇。看著這對小兄弟早已騎著單車消失在校園的中庭時,夕陽餘暉灑落操場,兩兄弟「想念媽媽」的耳語仍圍繞著她。
文馨表示,非常感謝台電和恆基,提供這麼有意義的機會回到家鄉來工讀,讓本身就有經濟上需求的她,可以兼顧經濟和家人,也學習到很多,特別是這一次的經驗使她克服了帶小朋友的恐懼感。
不只是文馨,這些希望種子,有不少來自單親、低收或是特殊境遇家庭的孩子,紛紛回到家鄉來,用一顆柔軟的心陪伴著與他們際遇相似的孩子們,分享他們所知,相互扶助,雖然時間雖短暫,但卻豐富了彼此的生命…
在恆春基督教醫院的號召,以及台灣電力公司贊助之下,「台電屏東希望種子暨第二屆向日葵夏日學苑」計畫,共召集了25位恆春半島的大專青年學子回到家鄉來擔任「希望種子」,為半島弱勢的孩子們提供為期六週的課業指導及成長陪伴等的教育服務。8月15日將在台電核三廠南展館舉辦結業式,為親自向這群大專青年鼓勵,台電董事長陳貴明也親自出席這場盛會。
吳佳珊,一位在恆春長大的孩子,國中時期就成了在外求學的遊子,而今已是國立海洋大學的學生了。今年暑假,20歲的盛夏,她回到故鄉,拾起了兒時的童趣,也埋下了「希望種子」。
今年第一次擔任希望種子的吳佳珊同學說,她的姐姐是第一屆的希望種子,媽媽覺得這服務很有意義,所以放假前就先幫她們詢問何時報名,並積極的要自己趕快寄自傳履歷表。錄取後,經過這短短六週的服務中,從原先以為自己可以帶給這些孩子很多很多,到後來自己反而從孩子的身上學到了更多。有些事情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對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而言,可能是一種不可承受之輕。
佳珊回憶說,父親節前夕,她們帶著孩子一起製作父親節卡片,可是五年級的小鄭(化名),卻一副意興闌珊地看著別人寫卡片。「你為什麼不寫卡片呢?」佳珊問,「我又沒有爸爸,要寫給誰啊!」小鄭淡淡的答道。「那你寫情人節卡片好了…」不知如何接上話的佳珊臨機回答了,讓小鄭靦腆地笑開懷,並開心地完成他的卡片。
雖然自己的機智化解了尷尬,佳珊仍不斷責怪自己太粗心。孩子雖然口口聲聲叫自己老師,但是她希望自己不是印象中那種拿著教鞭、頤指氣昂的老師,她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陪伴」在這些孩子身上,雖然只是短短六週。
另一個家住滿州鄉、目前就讀台南科技大學的希望種子文馨,是這次活動中駐點在滿州永港國小的種子教師。國中時期,文馨的父親就因肝病過世,母親靠著撿海螺拉拔兩姊妹長大。由於自己也是出身於單親家庭,當文馨看到與她境遇相似的孩子的時候,心中格外有感觸。尤其當一對小兄弟在放學時與她分享爸媽都不在身邊的故事時,這對小兄弟像是說著不是自己的故事似的聊得一派輕鬆時,文馨卻早已濕了眼眶,她心疼這兩個孩子,年紀小小就遭逢這樣際遇。看著這對小兄弟早已騎著單車消失在校園的中庭時,夕陽餘暉灑落操場,兩兄弟「想念媽媽」的耳語仍圍繞著她。
文馨表示,非常感謝台電和恆基,提供這麼有意義的機會回到家鄉來工讀,讓本身就有經濟上需求的她,可以兼顧經濟和家人,也學習到很多,特別是這一次的經驗使她克服了帶小朋友的恐懼感。
不只是文馨,這些希望種子,有不少來自單親、低收或是特殊境遇家庭的孩子,紛紛回到家鄉來,用一顆柔軟的心陪伴著與他們際遇相似的孩子們,分享他們所知,相互扶助,雖然時間雖短暫,但卻豐富了彼此的生命…
喜歡笑的「大嘴」晉陽說,有一天很感動,他在課輔班協助學生做戲劇比賽的道具時,一個小朋友站在他旁邊問「老師,你讀什麼科系?」大嘴心想這孩子怎會突然這麼問,不過仍然回答小朋友說,自己是讀設計系的。小朋友羨慕地說「老師,我以後也要跟你一樣讀設計系。」小朋友的期待讓他感動不已…
今年是第二次參加希望種子計畫的威華,本身就讀醫管系,從去年參加過後,他自己的人生開始改變,去年活動結束後,開始跟著同學到盲人育幼院服務,個性有些內向的他第一次是跟著同學去,但後來就自己去幫忙帶盲生散步。今年再次參加服務時,他做了一個重大改變,他期待自己可以用不一樣的專業去能幫忙這些人,所以,參加了「社工系」的轉學考試。希望自己能轉系成功,用社工專業幫助更多人。
留言
張貼留言